我的小窩

Monday, June 04, 2007

第三篇心得寫作與心得感想
幼92丙 王施怡 34號
我們這組是做幼兒期的孩童造成偏食問題之原因探討,有找到一些學者對偏食的論點來分析造成偏食的原因以下有:
佛洛依德:將個體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,口腔期(0 ~ 1.5歲),此階段的嬰兒透過口腔活動來獲得滿足。
艾瑞克森:在兒童初期(1 ~ 3歲)兒童必須學習飲食、穿衣、衛生等自助技巧,而父母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最舉足輕重的、所以家中成員與孩子的互動情形也會影響孩子的飲食問題。

第四篇心得寫作報告
幼保92丙班 王施怡 34號
遇到幼兒討厭吃的東西,可以「化有形為無形」將這些食物以模型切割、切碎、磨泥、打汁等方式改變形狀,再加入其他食物中,由少量開始給予,逐漸達到正常量。如果偏愛肉食而不喜歡蔬菜時,可以把肉食的攝取量逐漸減半,或者把小塊的肉切成肉絲和蔬菜熱炒,也可以把蔬菜切成小塊或絲狀與小孩喜歡吃的菜餚混合烹調,使孩子不易把它挑出。如果小孩只偏好某些水果,則可以利用「魚目混珠」的方式,將孩子喜歡及不喜歡的水果以什錦水果的方式提供,或做成水果凍的方式誘使小孩攝取。此外,多變化的菜單內容或利用野餐或飯盒方式供應,可增加小朋友新鮮感,提高孩子攝取食物的意願。

第五篇心得寫作報告
幼保92丙班 王施怡 34號
良好飲食習慣之建立有賴父母、師長,耐心、信任的指導,同時對幼兒未來生活飲食習慣有深遠的影響。父母能留給孩子的並非千萬恆產,而是自小培養的良好生活習慣,可供其一輩子受用不盡。然而,目前的社會父母多半是上班族,只有晚餐才有機會與家人團聚,共享天倫之樂,所以為免除幼兒的偏食行為,必須從小做起,尤其每個孩子的脾氣個性皆有不同,依其個別差異來教導是很重要的,所以父母要有培養孩子正確飲食習慣的觀念,同時要以身作則,讓孩子攝取到均衡且良好的營養,健康快樂的成長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